向城市提问,让艺术发生!
2021-06-09
多元的城市蕴含着无尽的期待,多元的青岛海纳了无限的可能。又到一年毕业季,青岛城市学院艺术系2021届毕业设计展全新启幕!当精彩纷呈的作品,和匠心独具的创意,成为你学生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场告别“演出”时,这已不仅仅是一场对过往的总结,更是一次恰逢其时的跨越式提升。
拥抱青岛,寻找艺术的足迹,这群毕业生用自己的热爱与巧思,一次又一次地将艺术融入这座我们共同生长的城市深处。触摸青岛元素中的艺术边界,此次毕业设计展在他们手中,注定将成为一个面向城市的立体艺术舞台。
我的创作出发点来源于大学四年对于青岛这片大海的热爱。这几年每当去海边,能看到的海洋主题纪念品总是相对单一,由此我产生了一个想法,那就是利用毕设的机会,把自己多年所学运用到对青岛海洋文化的工艺品设计中去。于是,我利用抽象化的VI设计,“开了一家”充满海洋韵味的工艺品店,里面不仅有鲍鱼、蛤蜊、海参这类的海洋生物,还有奥帆、“五月的风”这类的青岛符号。我希望通过我的设计,能让来到青岛的游客有更多的选择,在带走特色纪念品的同时,也带走专属于自己的那片海洋。
这次毕业展最让我惊喜的是,很多老师和嘉宾在来到我的展位后,都说我作品中的抽象表现主义让他们仿佛看到了日本著名艺术师草间弥生的作品风格,这让我非常欣喜,对于未来的艺术之路,顿时能量爆棚!
——学生 韩杰
通过毕设前的调研,我发现青啤博物馆缺少一套属于自己的玩偶IP形象,于是我果断行动,用特制的粘土,花了近半年时间捏制了10个代表不同职业的玩偶。用自己的双手,为青岛本土品牌增加专属的文化元素,这让我觉得自己多年所学特别鲜活,特别有价值!
——学生 韩亚伦
在我童年记忆里,青岛人间烟火气的最重要来源非野馄饨莫属。因此我为在青岛元素中“值得拥有姓名”的野馄饨设计了一套视觉识别系统,同时运用书法、国画和印章的方式,让它变得更加饱满和厚重,具有传承感。我希望无论城市发展成什么样,青岛的路边摊变化成什么样,野馄饨也能一直有机会,在特定的时刻抚慰青岛人的内心。
——学生 姜昭
我虽不是青岛人,但是在青岛读大学的这四年,让我深深爱上了这座充满人情味的城市。因为对美食的热爱,我在毕设中为青岛独有的“哈点撸串”文化设计了一套原创IP形象,我希望用我的专业和创意,让青岛的烧烤圈儿变得更规范、更年轻,也更有辨识度。
——学生 张毅然
当艺术创作开始关注起我们周遭的社会空间和社会热点,会发生什么,又会折射出什么?这是一群乐观、幽默的年轻人,他们用充满温度的镜头记录生活、寻找初心,仿佛置身于一个社会空间中的艺术联盟一般。他们所展示出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通过这次毕业艺术展的放大,显得那么恰如其分......
说起这部片子,我们小组实在有太多的话要说。这位穿梭在铁骑山路劳动力市场中的68岁农民工老丁,让我们几个人从大二接触电影拍摄开始,一直跟拍到大四才结束。我们希望以数字媒体的形式,展现中国当代农民工最真实的一面,让大家在感受农民工艰苦生活的同时,体会到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我们在片子里提到,老丁热衷在工作之余通过手机直播来紧追新媒体的步伐。与其说我们在展现老丁追寻艺术的脚步,不如说这也是在拍摄我们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国千千万万普通大学生中的一员,这次毕设正是我们用艺术寻找生活的过程。我们希望这部纪录片,能够真正为这四年的大学生活划上完美的句号!
——学生 刘太波
我们这次的作品以学校内的场景为背景进行实拍,通过加入三维建模软件,将三维动画与实景拍摄相结合,力求创作出一个有深度、有意义、有趣味性的剧本。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拖延症已不再稀奇,我们期待以这样诙谐幽默的短片传达一个“拒绝拖延症”的主旨,从而提醒广大同学,在看似平淡的生活中保持一颗向上的初心。
——学生 王天成
这次指导学生所创作的作品,我认为最大的特色在于主题的新颖性和技术的精细性上。学生们以音乐为主线,利用动画专业所学知识,将不同类型的动物通过拟人化的方式绘制出一套完整的插画,以表达不同生物在音乐的衬托下,和谐共处在同一个地球的美好寓意。 ——指导老师 黄晓蓉
也许
艺术创作的过程不仅仅是为了
解决社会问题和满足使用功能
而是隐含了通过艺术创建世界的思考
也许
艺术是开创性的、充满生命力的活动
不断的发生才是艺术创作产生意义的关键
“我们期待通过今年的毕业设计展,师生们能够重新思考现在和未来、自身和世界,再次爱上我们所从事的事业,热忱地成为自己生命和职业的创造者。”艺术系主任胡强说道。
为筹备此次全新启幕的2021届毕业设计展,艺术系的师生们从理论学习到市场调研,从方案修改到公开展示,历时近半年时间,精雕细刻、层层打磨。
展现育人成效、反哺教育教学、促进就业创业......对于艺术系的师生而言,毕业设计展的意义绝不仅限于此,因为这本身就是一场“完整的艺术活动”,而这场艺术活动终将成为一股强大的推动力,推动每个人的艺术生命不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