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 | 建筑学院成功举办《我和我的学生们》学术专题讲座
2022-10-19
2022年10月12日,建筑学院邀请到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特色专业学术带头人、青岛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二级注册建筑师、青岛市规划协会副主任、山东省及青岛市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专家库专家郝赤彪教授来我院为建筑学院师生开展了《我和我的学生们》专题讲座。
山·海·城
郝赤彪教授以工作室年度优秀学生作品为引,讲述自己从事建筑教育事业以来对于建筑设计领域学习与锤炼的深刻理解。针对海洋馆设计作品《牧螺》,郝教授点明一切需要构建的事物都是触类旁通的,把看不见的建筑本质画出来,将生活中的常识专业化地、逻辑化地、艺术化地表现出来,这就是建筑设计的实质。
建筑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和平养生谷设计《森树参差绿可攀》将乡村文化保护与度假旅游结合,构建人与自然有机融合的生态群落;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漂浮城市》建筑体随日照东升西落而转动,激发对于未来世界的畅想引导;以水为灵感的社区改造设计《饮水思源》构筑独特雨水回收系统,将土地、雨水与社区发展有机结合;《游于兹,栖于巢》让返乡人生出归属感,以区域规划带入建筑设计,将仿生学与生物学融入设计理念。
世界·建筑·人类
关于世界、建筑与人类,郝教授指出:我们虽然设计的是建筑物,构建的却是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将人类与世界相连接的纽带。所以设计建筑的人一定要观察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接触人类、理解不同的人类,还要对未来的世界有自己的想法。在求学时期要去玩、去了解生活、接触社会,去塑造自己的审美、构筑自己的价值观,然后以双目所见,注入自己的作品。与此同时,郝教授还分析道:建筑设计的学习修炼需要一点疯狂,需要执着、痴迷到近乎固执,需要必须钻研到极致的执拗,需要以忘我之心攀及非人之境。
学生关于讲座提出问题
思维·交流·融合
最后,郝赤彪教授分享了一些建筑教育心得:俯下身、肩并肩,老师要与学生达成思维共振,加强有效交流;让学生接触其设计作品的真实项目,实现设计图纸与现实结构的融会贯通;在设计初期以草图形式进行构建,坚持空间生发想象力的原则,坚守草图、模型、电脑三片领域缺一不可,以严格标准将学生带到学习正道上来。
学生关于讲座提出问题
核心·枢纽·导向
本次主题讲座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优秀获奖设计与当下建筑教育学习结合在一起,为教师们的耕耘之路与学子们的勤学之路指明方向、充电赋能。以工作室制度为核心,以真实设计项目为枢纽,以行业标杆为导向,我们在政策上是这样规定的、制度上是这样设计的、在实践中也是一直这样做的,建筑学院将一步一步、扎扎实实走向更高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