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围城” | “青春做伴”读书沙龙 (总第17期)精彩回顾
2023-11-13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钱钟书
11月9日中午,第17期读书沙龙如约而至。本期读书沙龙是由外国语学院张如男老师领读《围城》,带着同学们品读抗战时期知识分子群相,多维度理解这部被誉为“新儒林外史”的作品。
活动伊始,张老师以“请各位同学思考一下,如今的你是在城内还是在城外?”一个提问,引出此次分享书目《围城》。她讲到,仅仅局限于婚姻来谈“围城”困境,显然不是钱钟书的本意。“围城”困境是贯穿于人生各个层次的。方鸿渐所言:我近来对人生万事,都有这个感想。这便是点题之笔。钱钟书在全书安排了许多变奏,使得“围城”的象征意义超越婚姻层次,而形成多声部的共鸣。
婚姻之城
关于婚姻之城,张老师用知识图谱的方式,给同学们介绍了方鸿渐与四位女子之间的爱恨纠葛。妩媚奔放、个性洒脱的鲍小姐,清高傲慢的留洋女博士苏文纨,天真直率、调皮可爱的唐晓芙,知世故懂人情的孙柔嘉……最终,方鸿渐与孙柔嘉结婚了,这位孙小姐普通而又真实,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时让人觉得特别的好,尖酸刻薄斤斤计较时让人觉得倦怠。张老师说,正是透过方鸿渐和孙柔嘉的婚后生活,钱老把“婚姻之城”的里里外外描摹得如此清楚,不美好的、不幸福的婚姻是什么样,展露无疑。
学业、事业之城
关于学业、事业之城,张老师展示出一些文章片段,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方渐鸿随波逐流,任人差遣的形象。他到欧洲,夸夸其谈又学无所得,未能获得博士学位,迫于家庭压力,买了一个假文凭,成为他一生都无法埋葬的记忆。留学归来的方鸿渐,辗转三个地方做了三份全然不同的工作,银行职员、大学副教授、报社编辑,这三份工作,对方鸿渐来说,都不能算作是理想中的事业,因为没有一份工作让他实现了作为知识分子的自我价值。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让他身陷事业围城之中,一次次重拾希望,又一次次挫败失望。看似从一个城里挣扎着出来,最终陷入了另一座城的禁锢。
关于“自我之城”的探讨
张老师精选了《围城》中的经典语录,引起了同学们的广泛共鸣。如果说婚姻之城和事业之城是《围城》一书中“看得见的城”,那么“自我之城”则是这两座城的城外之城,一座“看不见的城”——为了追求认同感和归属感,终其一生都活在别人的期许之中。
大家各抒己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同学们纷纷表示,初读不知城中意,读懂已是城中人。方渐鸿何尝不是许多普通人的缩影。现实中有各种各样的围城,不想成为时代的消耗品,就不能随波逐流,必须突破自我围城,努力奋斗。回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向前看,前路漫漫亦灿灿。
通过此次沙龙,同学们对“围城”这一主题有了全新的理解,勇敢地进行生活中一次又一次的“突围”!让我们共同期待下周四再次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