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科技+潮流生活”:机电人的日常有多酷?
2025-03-09
AI机器人走进家庭、智能制造重塑生产线、新能源车颠覆出行方式……这些科技浪潮的背后,是无数机电工程师的智慧结晶。而在青岛城市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一群年轻人正用他们的专业与热爱,将“硬核科技”与“潮流生活”无缝融合。机电人的日常是怎样的?今天,带你解锁他们的酷炫世界!
实验室里的“黑科技”
推开机电工程学院的实验室大门,仿佛穿越到科幻电影现场,这里藏着未来的答案。
“大黄蜂”与“擎天柱”的摇篮
3D打印实验室里,3D打印机通过读取编写的程序,材料在喷头下有序堆叠,逐渐勾勒出一个复杂而精美的物件;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内,五轴加工中心与FANUC工业机器人协同作业,打造精密模具。这些设备不仅是教学工具,更是学生征战全国大赛的“秘密武器”——近三年斩获国家级、省级奖项150余项,从“挑战杯”到“智能汽车竞赛”,机电学子用实力说话。
(3D打印:从代码到实物,只需一场实验的时间)
(五轴加工中心与FANUC工业机器人协同作业)
(近三年斩获国家级、省级奖项150余项 部分奖项)
当理论“活”起来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隗学长,成功申请了空中换电无人机系统专利。该系统由工作无人机和换电无人机组成,前者配备特制楔形电池仓,通过导 轨槽、滑轨和横齿实现换电,还有多功能磁吸卡口连接外设传输数据;后者在下方对接,借电 磁铁和内部投放系统换电,极大提升无人机续航与作业能力。院长李明东博士说:“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个学生毕业即达到初级工程师水平。”
机电人的“潮生活”
科技是浪漫的另一种表达,你以为机电人只会埋头搞技术?他们的生活比你想象得更酷!
DIY达人秀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学生DIY特色手工环境监测表,集计时与环境监测功能于一体,是学以致用的典范。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同学们再度展现跨界才华,凭借扎实的知识,亲自动手打造智能手工音响,把理论转化为充满创意的实践成果。
跨界玩家
机器人社团的“机甲大师”战队,用编程与机械设计结合,打造出能跳舞、踢球的娱乐机器人,成为学院科技节的头号明星;研创中心社团的成员们将课堂知识融入赛车设计,自制的新能源小车在省级竞赛中夺冠。
象牙塔声波 | Academy Waves
在机电工程学院,科技不是冰冷的代码与钢铁,而是融入血液的热爱与探索。这里的学生用技术重新定义生活,用创新描绘未来——硬核与潮流,本就是机电人的一体两面。
“科技不应束之高阁,我们的课程设计始终强调‘解决真实问题’,比如智能家居项目就是作业选题之一。”
——谢丽华教授(机械自动化系系主任)
“机电人的浪漫,是把电路板变成艺术品,用代码书写诗篇。”
——李呈乐(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你眼中的机电人是什么样?
是实验室里的“技术狂魔”?
还是生活中的“创意玩家”?
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点赞前三名将获得限量版学院周边
3D打印的“机甲钥匙扣”或定制书签!
关注“QCU机电工程学院”公众号
在本文评论区留言
“我眼中的机电人+你的创意描述”
截止时间:2025年3月10日
学校头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