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本专业是学校首批品牌特色专业,设有建筑工程和道路与桥梁工程两个专业方向。主要学习土木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学习BIM、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使学生获得智能建造师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应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建筑物、道路桥梁和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工作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全球视野和智能化素养、批判性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良好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较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理论强、见识广、创新能力好、实践能力强”,适应行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土木工程人才。
为什么选择土木工程?
本专业秉承学校的愿景、使命和核心价值观,融合国际优质资源,立足城市、面向全球;尊重每一位学生,也努力赢得每一位学生的尊重;为学生提供有用的教育;鼓励创新,探索世界、发现自己;汇聚全球的先进教学方法与价值观,在多元碰撞交融中,包容并进,突破边界。
(1)土木工程师的社会贡献大:设计和建造的基础设施(如房屋、道路、桥梁、供水系统)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设计和建造抗震、防洪等设施,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职业稳定、发展前景好
- 持续需求: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是一个长期过程,土木工程师的需求稳定。
- 多元化就业方向:土木工程毕业生可以从事建筑设计、施工管理、工程咨询、城市规划、交通工程、环境工程等多个领域,还可以进入政府部门、科研机构或教育行业。
- 国际化机会:随着“一带一路”等国际合作项目的推进,土木工程师有机会参与全球范围内的工程项目,拓展国际视野。
- 技术驱动创新:BIM(建筑信息模型)、绿色建筑、智能建造等新技术的应用,为土木工程注入了新的活力,具备相关技能的工程师更具竞争力。与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交叉融合,拓宽知识面,跨学科合作。
- 职业发展空间大:从初级工程师到项目经理、总工程师,甚至企业高管,土木工程的职业路径清晰,发展潜力巨大;随着经验积累和职位提升,薪资水平显著增长。
- 总之,土木工程专业不仅就业面广,而且随着社会对基础设施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其长期前景十分乐观。
(3)师资队伍具有国际学术背景,教学和工程实践经验丰富,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和国家注册建造师、造价师、岩土和结构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占比60%以上,“双师型”教师数量持续增加,结构合理,能够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指导。
(4)硬件设施齐备,现代化的智慧教室、建筑信息化专业软件机房以及先进的综合实验室帮助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
选择土木工程,意味着你有机会亲手参与到塑造未来城市面貌的伟大工程中。选择土木工程,就是选择一个将你的创意和努力转化为可见、可触、可用的世界的机会。
基本信息
- 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 学习形式 全日制
- 学制 4 年
- 学位证书 土木工程(工学学士)
知识与技能
(1)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数学、物理、力学等基础科学知识,以及结构工程、土力学、材料科学等专业理论。
(2)设计与分析能力:能够使用专业软件进行建筑结构的设计、分析和优化,确保工程的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
(3)项目管理技能:了解工程项目的规划、执行、监控和收尾全过程,具备成本控制、时间管理和质量控制的能力。
(4)施工技术知识:熟悉建筑施工的各种技术和方法,能够指导施工现场,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问题。
(5)法规与标准理解:了解并能够应用相关的建筑法规、标准和规范,确保工程符合法律和行业要求。
(6)环境与可持续性意识:具备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能够在工程设计中考虑节能减排和生态平衡。
(7)沟通与团队合作: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建筑师、工程师、承包商和客户有效协作。
(8)创新与问题解决:培养创新思维,能够应对工程实践中出现的各种挑战和问题,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9)智能技术应用:随着智能建造技术的发展,毕业生还将掌握BIM(建筑信息模型)、智能监测系统等现代技术的应用。
(10)终身学习能力:具备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程需求和技术进步。
这些知识与技能使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够在建筑、交通、水利、环境等多个领域内,从事设计、施工、管理、咨询等工作,为社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专业负责人寄语
“通过土木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学习、基本职业训练和工程实践,获得从事建筑工程和道路与桥梁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成就未来合格的土木工程师。厚土承德、菁木求华,本专业诚邀同学们的加入,构筑人生、放飞梦想、成就土木行业的未来!”
马亚楠
课程设置
- BIM原理与应用
- 建筑功能材料
- 建筑设备
- BIM深化设计
-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 国际工程管理概论
- 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
- 工程事故分析
- 工程伦理
- 大跨度空间结构
- 城市道路设计
- 桥渡设计
- 智慧建筑与智慧城市
- FIDIC合同导论
- 城市地下空间利用
- 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的应用
- 道路设计新理念与实践
- 建筑协同软件应用
- 消能减震和隔震技术导论
就业
毕业生具备在房屋建筑、道路和桥梁建设领域从事专业性工作的能力,可以从事的具体职业包括:结构工程师、项目经理、咨询工程师、施工监理、岩土工程师、BIM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
本专业也为学生在建筑学、结构工程、岩土工程、防灾与减灾、桥梁工程、工程管理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生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