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概况
青岛城市学院智能制造中心围绕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建设需要,依托学科特色和优势,重点对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探索“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拥有五轴数控加工中心、智能制造生产线、工业机器人工作站和激光切割机等高端装备,中心充分抓住机遇,积极申报、承担和参与省级重大科技项目,不断加强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等经济实体的合作,在智能制造领域有一定的积累和探索,坚定“先进性、实用性、示范性”的建设目标。
·先进性:学习、消化和吸收国内外领先技术,应用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与产品。
·实用性:提升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面向半岛地区提供智能制造技术服务与支持,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示范性:参与多方交流与合作,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智能制造中心。
科研力量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建成一支以产学研合作为核心,以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王建平
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德国注册电气工程师 智能制造中心主任,17年大型国企企业工作经验。负责10多个大型电气项目的设备安装和调试工作 ,同时是多个涉外项目的电气项目负责人。在德国期间发明制作量子光学治疗仪,药物分析仪。在2011年发明制作防砸窗并且获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在青岛城市学院主持一项国家级项目,参与三项青岛市科研项目,有三项发明专利。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智能赛车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取得好成绩。主要研究智能制造及自动控制,有多年实践经验。

李传戈
硕士,高级工程师,双师型教师。12年海尔模具有限公司工作经验,参与申报了国家级家电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功申请了9项国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6项。 2013年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大型复杂叠层注塑模具二等奖;2014年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钻石之光”系列大型双色面板注塑模具二等奖;2015年获得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大型双色家电外观产品及模具的研发与应用三等奖。

林国英
女,副教授,双师型教师,毕业于湖南工业大学,硕士学历,有企业工作经验三年,后一直从事教学工作,主要负责机电工程系专业课程理论及实践教学。先后获得山东省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2次,院级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获1次,二等奖3次,多次获得院优秀教师荣誉称号,主持及参与的科研项目获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一次,参与教改项目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王鑫慧
双师型教师。现任机电工程系机械教研室副主任。主要承担机械专业自动化相关课程教学工作,取得了多项教学改革成果,任教期间多次被评为“优秀教研室主任”、“优秀教师”、“优秀指导教师”等,获得“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参与教科研项目8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0篇。

陈菁
女,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双师型教师,多次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被评为第十五届“挑战杯”优秀指导老师。荣获2016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叁等奖(3-DOF并联机器人)(第一完成人)。主持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智能惯性导航AGV小车技术研究”。申请并授权专利6项,发表论文十余篇。

谢丽华
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三维数字化设计及仿真。山东省及青岛市工程设计及图学学会理事。主持或参与完成多项科研及教改课题发表论文多篇。组建3D创新科技社团,在指导学生参赛方面经验丰富,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共取得省级及全国奖项200多次,多次评为优秀指导教师,3D社团多次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大学生科技社团。

刘文莲
女,副教授,从事高等教育事业近16年。主要教授机械类专业的《机械制图》、《互换性原理与测量》、《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等课程,精通精通二维CAD和三维UG、CATIA、SolidWorks等专业绘图软件及二次开发。曾四次荣获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优秀教师”称号,青岛市职业技术能手。从业期间,参与山东省科研项目两项,主编教材一部,发表科技论文多篇。

研究领域
(1)高度集成的一体化智能制造系统研究;
(2)产品创新设计与数字化管理研究;
(3)柔性制造和虚拟仿真技术的研究;
(4)工业机器人开发与应用研究。
项目实践
紧紧围绕青岛经济发展需要,结合国家、省市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强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等经济实体的合作,积极开展各类科研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项目级别 |
1 |
高等学校外语类专业“理解当代中国”德语系列教材编写与研究 |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子课题 |
国家级 |
2 |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国际+数智+融合+多元”的应用型会计学专业建设项目 |
2022年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项目 |
国家级 |
3 |
几何量智能检测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建设 |
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项目 |
国家级 |
4 |
智能建造关键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面向未来城市地下工程 |
2024年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项目 |
国家级 |
5 |
人工智能应用创新研究中心建设项目 |
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项目 |
国家级 |
6 |
核电复兴场景下我国铀矿资源安全态势评估与应对策略研究 |
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国家级 |
7 |
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工程伦理教育实践路径探究 |
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
省部级 |
8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德育重要论述研究 |
2020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 |
省部级 |
9 |
保罗•哈丁作品中的中国儒家思想研究 |
2020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 |
省部级 |
10 |
稷下学派生态哲学思想研究 |
2021年度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 |
省部级 |
11 |
《中国》第四卷《古生物学》翻译与研究 |
2022年度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重大委托项目子课题 |
省部级 |
12 |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风险管理研究 |
2023年度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 |
省部级 |
13 |
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规》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风险评估、防范与化解策略研究 |
202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
省部级 |
14 |
AI赋能中国跨境电商市场势力提升:障碍、机理与提升路径研究 |
202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
省部级 |
科研成果
序号 |
成果名称 |
获奖名称、等级 |
1 |
基于西门子840D的数控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
2020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
2 |
高校公共卫生风险防控体制机制研究——以山东高校风险防控实践为例 |
2022年青岛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3 |
荀子对数术的系统批判——以占卜、相术、厌劾祠禳为中心 |
青岛市第三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
4 |
清嘉庆郝懿行《记海错》译注 |
2022年度山东省文化和旅游优秀研究成果一般类成果 |
5 |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创新 |
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山东省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 |
6 |
飞盘运动融入学校体育教学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 |
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山东省优秀论文评选三等奖 |
7 |
新型液晶电视模组背板与模具关键技术及应用 |
2024年度山东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
8 |
山东海洋文化古籍选编 |
2023年青岛市十大优秀海洋文化类社科图书 |
9 |
关于推动我市车用充电设施发展的对策建议 |
青岛市第三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
10 |
盾构隧道盾尾注浆充填模型试验装置及灾害防控新材料与关键技术 |
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成果奖二等奖 |